疾病手册
疾病预防
疾病护理
药品信息
用药指南
家庭保健
医保常识
导医挂号

您的位置:首页求医宝典→疾病护理
骨盆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骨盆骨折多由较强大的暴力所致,常伴有严重合并症。治疗上往往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骨盆骨折本身处理方法有:卧床休息、双下肢牵引、手法复位及开放复位。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合并症并作相应处理。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躯体移动障碍;②自理缺陷;③有便秘的可能;④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⑤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休克;⑦潜在并发症--尿道、膀胱损伤;⑧潜在并发症--直肠损伤;⑨潜在并发症--神经损伤;⑩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躯体移动障碍 

  二、自理缺陷 

  以上一~二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三、有便秘的可能 

  相关因素: 

  1 骨折刺激腹膜,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 长时间卧床,使肠蠕动减弱。 

  3 会阴部受伤后疼痛。 

  其他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 

  五、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以上四~五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潜在并发症--休克 

  相关因素: 

  1 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引起广泛出血。 

  2 合并有内脏损伤。 

  主要表现: 

  1 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呼吸急促,皮肤湿冷、苍白,尿量减少等。 

  2 腹痛、腹胀及腹肌紧张。 

  护理目标: 

  1 病人未出现休克。 

  2 病人一旦出现休克,能得到及时抢救。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 尽量少搬动病人,必须搬动时,需将病人放置于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止血、输血等处理,防治休克。 

  4 对合并有内脏损伤的病人,在扩容的同时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有休克先兆:如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 

  2 防治休克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七、潜在并发症--尿道、膀胱损伤 

  相关因素: 

  1 双侧耻骨骨折。 

  2 耻骨联合分离。 

  主要表现: 

  1 尿道口滴血、血尿。 

  2 排尿困难、无尿。 

  3 尿痛。 

  4 会阴部血肿。 

  护理目标: 

  1 病人尿道、膀胱损伤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相应处理。 

  2 病人无继发的并发症:尿道感染和造瘘口皮肤感染。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人尿液颜色、量,有无尿痛、排尿困难及会阴部血肿,发现异常,配合医师及时作好相应处理。 

  2 尿道不完全断裂时,放置较细软的尿管并保留2周,妥善固定,以防脱出。 

  3 留置尿管护理参加"脊椎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4 耻骨上膀胱造瘘者: 

  (1)引流管长短要合适,不可扭转、折叠,保持引流管通畅。 

  (2)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每天更换敷料后外涂氧化锌软膏。 

  (3)造瘘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若排尿困难、切口处有漏尿,则延期拔管。 

  重点评价: 

  1 病人尿液是否引流通畅。 

  2 病人有无继发感染:泌尿系和造瘘管皮肤感染。 

  八、潜在并发症--直肠破裂 

  相关因素:骨盆骨折伴有会阴部开放性损伤。 

  主要表现: 

  1 腹痛、腹胀。 

  2 肛门出血、疼痛、触痛。 

  护理目标: 

  1 病人直肠破裂能被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 

  2 病人行结肠造瘘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腹部及肛门局部情况,发现异常时,积极配合医师作相应处理:禁食,静脉输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弥漫性腹膜炎和直肠周围厌氧菌感染),并作好急诊手术准备。 

  2 对行结肠造口术病人: 

  (1)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温开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更换污染敷料。 

  (2)经常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和组织有无感染的征象,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3)高营养饮食。 

  3 对肛管周围感染的病人,观察伤口引流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合并有直肠破裂。 

  2 病人行造瘘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和皮肤受损。 

  九、潜在并发症--神经损伤 

  相关因素:骶骨骨折。 

  主要表现: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感觉丧失,有时踝反射消失。 

  护理目标: 

  1 病人合并有神经损伤能被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 

  2 病人未出现废用性萎缩。 

  护理措施: 

  1 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 及早鼓励并指导病人作抗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 

  3 伴有足下垂时,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 

  2 病人下肢是否出现废用性萎缩。 

  十、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相关因素 

  1 未接受专业知识教育。 

  2 疼痛。 

  3 恐惧。 

  主要表现: 

  1 未进行锻炼或很少锻炼。 

  2 锻炼方法不正确。 

  护理目标: 

  1 病人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方法。 

  2 病人无明显废用性萎缩。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与方法。 

  2 功能锻炼方式依骨折程度而异。 

  (1)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①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②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③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④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2)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①伤后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②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③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④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⑤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 

  重点评价: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方法。   

 
 
 
疾病护理检索
关 键 词:
 
本网站近期在更新“手术图库”,敬请关注!
版权所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02 Copyright     
发送短信:新桥医院 至 50120       资费标准:发送0.1元/条;接收免费
技术支持:新桥医院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