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手册
疾病预防
疾病护理
药品信息
用药指南
家庭保健
医保常识
导医挂号

您的位置:首页求医宝典→家庭保健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我国6个月至2岁婴 幼儿中较多见,患病率约为20%-30%,农村高于城市。主要原因与断奶期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有关。

  缺铁性贫血小儿常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生长发育迟缓,因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缺铁还会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有些贫血婴幼儿可有呼吸暂停现象,俗称“背过气”,常在大哭时发生。较大的贫血儿可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少数还会有异食癖,如吃土、沙子、墙皮及纸等。

  缺铁性贫血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主要与缺铁时一些与神经代谢活动有关的酶的活性改变有关。婴幼儿期是脑、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如缺铁末能及时防治,前述症状将继续发展,必然会导致智力、体力发育迟滞,学习落后。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若长期缺铁,到6、7岁时仍有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等现象,这说明缺铁对小儿智能的不良影响可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若怀疑孩子患缺性贫血,应速去看医生。

  缺铁性贫易于预防。因为母乳、牛乳中的铁较少,正常婴儿自四个月起即应添加含铁较多的食品。经营养专家证明,每天定量进食一些强化了铁成份的婴儿营养米粉,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另外,由于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高,故自5至6个月起,应加食动物血、肝、鱼及肉泥等,保证充足的铁摄入,使小儿聪明,健康地成长。

 
 
 
家庭保健检索
关 键 词:
学科分类:
 
友情链接
 37℃医学网
本网站近期在更新“手术图库”,敬请关注!
版权所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02 Copyright     
发送短信:新桥医院 至 50120       资费标准:发送0.1元/条;接收免费
技术支持:新桥医院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