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 手术图库
显微外科解剖学实物图谱--四肢组织瓣分册

二、肩胛部皮瓣

肩胛部皮瓣的轴心动脉是肩胛下动脉——旋肩胛动脉——三边间隙皮支,具有部位隐蔽、无毛、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管径较粗、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是临床应用较多的皮办之一。带蒂转位用于腋窝瘢痕挛缩的修复、上臂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覆盖,如携带肩胛骨块形成的皮骨瓣,则可用来治疗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肱骨中上段骨不连及骨缺损。

 

 
 
 
 

 

 

 

 

 

图1—5 应用解剖

    旋肩胛动脉多数起于肩胛下动脉(80%),少数(20%)起于其他邻近的动脉。动脉在三边间隙内沿小圆肌[1]下缘走行,在肩胛骨腋缘分为冈下窝支、下角支[2]及三边间隙皮支,前两者为肌支,后者穿出深筋膜后,一般分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3]细小,向上分布至肩胛冈附近皮区;横支[4]细小,向内分布至肩胛骨内侧缘附近皮区;降支[5]粗大,是三边间隙皮支的主要延续,向下分布可达肩胛下角下方3—4cm处皮区。肩胛下动脉外径约4.5mm,静脉约5.5mm;旋肩胛动脉外径约3.Omm,静脉约4.Omm;三边间隙皮支动脉外径约1.0mm,静脉约1.7mm。

 

 

 

 

 

 

 

 

 

 

 

 

 

 

 

 

 

 

 

 

 

 

 

 

 

 

 

 

 

 

 

 

 

 

 

 

 

 

 

 

 

图1-6皮瓣设计

以腋后壁下缘的上方2cm、肩胛骨外侧缘处为皮瓣起始点,向内设计以横支血管为蒂的横形皮瓣(也可向下设计以降支血管为蒂纵形皮瓣)。

 

 

 

 

 

 

 

 

 

 

 

 

 

 

 

 

 

 

 

图1—7 皮瓣切取

切开皮瓣的远侧端,在肌膜浅面向蒂端掀起皮瓣。

 

 

 

 

 

 

 

 

 

 

 

 

 

 

 

 

 

 

 

 

 

 

 

 

图1—8 皮瓣游离

在肩胛骨腋缘,紧贴肌肉表面分离皮瓣,切断、结扎肌支,并循皮支血管向外侧继续切取皮瓣。

 

 

 

 

 

 

 

 

 

 

 

 

 

 

 

图1-9 皮瓣转位

在三边间隙内钝性分离血管蒂,切开并掀起整个皮瓣,形成以旋肩胛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向邻近创面转移。
●应用解剖学要点
①三边间隙是标志清晰、便于分离的间隙,其表面投影点是在肩胛冈中点下方约7.Ocm处;②三边间隙皮支的管径较细小(约1.Omm),血管蒂也较短(约1.5cm),不便于吻合操作,故施术时,可分离到三边间隙底部,结扎旋肩胛动脉发出的下角支和冈下窝支后,将旋肩胛动脉主干连同三边间隙皮支一起截取,可能截得长达6.Ocm,外径粗达3.Omm的血管蒂。如欲获取更长更粗的血管蒂,可将胸背动脉结扎,截取肩胛下动脉为蒂;③在肩胛骨内侧缘的肩胛冈至下角这一段距离内,选择第2—4胸神经的后支,可制成带有感觉神经的皮瓣供区。由于血管蒂与神经蒂并不在同一位置,走行方向也不一致,神经横径较细(约1.Omm),操作时要特别注意。

招聘招标 | 广告服务 | 加盟单位 | 友情链接
加盟单位 发送短信:新桥医院 至 12114 资费标准:发送0.1元/条;接收免费
版权所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010 Copyright 渝ICP备05009828号
Copyright © 2010 XINQIAO Hospital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