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 手术图库
显微外科解剖学实物图谱--四肢组织瓣分册

三十一、小腿后部皮瓣



供应小腿后部皮瓣的动脉由胭动脉分出胭窝外侧皮动脉、胭窝中间皮动脉和胴窝内侧皮动脉,经过胭窝的肌腔隙,穿出深筋膜,到小腿后部的皮肤,并多与小腿后部皮神经伴行,均能制成有感觉的皮瓣。皮瓣移位,用于小腿中上2/3膝关节前方、大腿下段软组织缺损和骨质或肌腱外露的修复。皮瓣游离,用于手及前臂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质外露者的修复。



 
 
 
 
 
 

 

 

 

 

 

 

 1—179 应用解剖
胭动脉[1](少数为腓肠动脉)发出三支直接皮动脉,即胭窝外侧动脉[2]、胭窝中间动脉和胭窝内侧动脉,三支皮动脉依次在小腿后正中线外侧18mm、1 3mm、内侧16mm处穿过深筋膜进入皮下,沿途发出升支、侧支[3]和降支[4],互相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其中胭窝外侧动脉降支可达股骨内、外髁连线下方14cm处。穿出深筋膜后常在腓肠肌外侧皮神经[5]的深面与其伴行,沿途发细小分支分布于皮肤。皮办切取面积可30cm X15cm。




 

 

 

 

 

 

 

 

 

 

 

 

 

 

 

 

 

 

 

 

 

 

 

 

 

 

 

 

 

 

 

 

图1—180 皮瓣设计
以设计胭窝外侧动脉为蒂的皮瓣为例,皮办旋转轴位于胭窝,皮瓣轴心线位于小腿后正
中线[1]外侧2cm,皮瓣一侧与创面相连,便于皮瓣转移。

 

 

 

 

 

 

 

 

 

 

 

 

 

 

 

 

 

图1—181 皮瓣切取
按设计先做皮瓣远侧切口,在深筋膜下由远而近逆行切取皮瓣,在靠小腿后正中线注意
保护腓肠神经[3]。在解剖至皮瓣蒂部时,切勿损伤由深部穿过深筋膜进入皮瓣的血管蒂。

 

 

 

 

 

 

 

 

 

 

 

 

 

 

 

 

 

 

 

 

 

图1—182 皮瓣转位
皮瓣切取后局部转移可修复小腿中、上及膝部创面。供区创面用中厚皮片修复。

●应用解剖学要点
①皮瓣供血范围上界可达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下界为内外踝上5cm,外侧为股骨外上髁到外踝的连线,内侧为股骨内上髁到内踝的连线,其面积达30cm X 15cm左右;②根据修复要求,可选择胭窝外侧动脉或胭窝内侧皮动脉为血管蒂;当游离胭窝外侧动脉皮瓣时,应注意分离平面,勿伤腓总神经;③皮瓣上界宜在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以下,防止胭窝瘢痕形成,影响膝关节屈曲;④在辨清血管后可切断基部皮瓣形成岛状皮瓣,便于皮瓣向膝上转移。如修复胫前创面,不需切断基部皮肤,不需显露血管蒂,操作方便。


招聘招标 | 广告服务 | 加盟单位 | 友情链接
加盟单位 发送短信:新桥医院 至 12114 资费标准:发送0.1元/条;接收免费
版权所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010 Copyright 渝ICP备05009828号
Copyright © 2010 XINQIAO Hospital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