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 检验数据库
-6-酶
1-348 丙酮酸激酶

  【参考值】

  血清:16~50U/L

  【临床意义】

  宫颈癌、淋巴肉瘤、髓性白血病和何杰金氏病病人血清PK总活性明显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第一天,病人血清PK总活性明显升高(为对照值3倍);第二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第五天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升高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性较高,但升高时间短暂,最好辅之以其它监测指标。

  肌原性疾病(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Becher型肌营养不良,肢带型以及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病人,其血清PK活性明显升高,达对照值的1~25倍,阳性率大于90%。相反,在神经原性疾病(脊髓性肌萎缩、肌萎缩侧束硬变等)的患者,大多数人的血清PK活性正常。故测定血清PK活性对于区别肌原性或神经原性肌肉有一定的价值。

  血液系统疾病: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红细胞中PK总活性显著降低,其它一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红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无效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先天性发育不全性贫血等其红细胞PK活性可降低至对照值的50%

 

 
招聘招标 | 广告服务 | 加盟单位 | 友情链接
加盟单位 发送短信:新桥医院 至 12114 资费标准:发送0.1元/条;接收免费
版权所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010 Copyright 渝ICP备05009828号
Copyright © 2010 XINQIAO Hospital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