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检验数据库
 
1-169  白蛋白

  【参考值】

  男性:560~700μmol/L

  女性:550~690μmol/L

  传统单位:35~50g/L

  换算公式:g/dl/L×144.9=μmol/L

  μmol/L×69.01-4=g/dL

 【方法学变异】

 溴甲酚绿法的分析变异系数为4%

 【生物学变异】

  1.升高  出生婴儿升高约20%,持久用力约升高10%,直立较卧姿升高约10%,夏季较冬季升高约4%,中度用力约升高3%,应用止血带取血约升高3%,氨苄青霉素、黄体酮可致假性升高。另外当采用HABA法时,肝素可促使2-[4´-羟偶氮苯]-苯甲酸染料与球蛋白的结合从而导致白蛋白的假性升高。

  2.降低  吸烟可使白蛋白降低3%、慢性摄入乙醇约降低5%、6~7岁儿童约降低5%、口服避孕药约降低5%、60~80岁老人约降低8%,服用抗癫痫药物约降低8%、4~150天的新生儿约降低20%、妊娠可降低25%、用大分子右旋糖苷后约降低30%。另外阿司匹林能降低染料结合能力、磺胺药和青霉素均与HABA染料竞争结合位置使白蛋白结果减低,每400mg/L的水扬酸可使HABA法减低10%。雌激素可使白蛋白在肝脏中的合成发生代谢性改变,烟酸可损害肝脏,吡嗪酰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门冬酰胺酶等药物均可引起肝毒性,氟烷可诱发肝炎,四环素,新生霉素、林可霉素、异烟肼、两性霉素B,保泰松等近百种药物可引起肝功的改变,从而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

 【病理学变异】

  1.增高  尿崩症、体液丢失、脱水(例如:利什曼病)以及静脉输入白蛋白过高。

  2.降低  按其来源与去路分类如下:

  (1)合成减少:见于先天性无白蛋白血症、蛋白质营养不良尤为恶性营养不良病、奈希奥科营养不良(指因弟、妹出生后而断奶的儿童)、肠吸收不良症、肠梗阻、严重的弥漫性肝病(如:肝硬变、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淀粉样变、肝豆状核变性)、风湿热、恶液质、多发性骨髓瘤、Waldenstrom氏病以及由于严重感染、癌症、胰腺炎、胶原病引起的全身性疾患。

  (2)丢失过多:肾脏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如:烧伤、广泛性湿疹样病变)、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沙门氏菌感染、食道癌、胃癌、结肠癌、巨结肠症、放射性肠病、胰腺囊性纤维样变、胃肠道出血、胃肠道的手术等)、大量胸腹水。

  (3)分解增加:见于家族性特发性低蛋白血症、毒性甲状腺肿、库兴氏症、输液过多及全身性浮肿。

  【医学决定性水平】

  1.800μmol/L  高于此值,应作红细胞压积测定,若增高可做出脱水的诊断。

  2.500μmol/L,此值为参考值下限。低于此界限时,应做血清蛋白电泳、尿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以进一步研究。

  3.300μmol/L,对于肝功不全病例,低于此值表明预后严重不良。

 
 
医院总机 023-68755114
  68755000
门诊挂号 023-68774636
预约挂号服务中心 023-68755744
  68755745
急救电话 023-65213757
  6875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