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肌酐
【参考值】
男性:65~120μmol/L
女性:50~100μmol/L
与传统单位的换算公式为:
mg/dl×88.5=μmol/L
mol/L×0.0113=mg/dl
【分析变异】
叶菲氏法(碱性苦味酸反应)的变异系数CV=3%。
【生物学变异】
大运动量运动的男子约升高20%。不分性别,季节律约升高6%,昼夜律(夜间)约升高5%,55~60岁的老年人约升高5%。
4~10岁的儿童约降低30%,妊娠约降低6%。
【药物影响】
1.药理学影响
1)增加:按其药理作用的不同大致分类如下:
(1)引起肾毒性作用的药物:副醛、氯噻酮、噻嗪类(大剂量时)、氨苯喋啶、磺胺丁脲、链激酶(具有肾小管损害)、呋喃坦丁、青霉素、二甲氧苯青霉素钠、先锋霉素Ⅱ(尤为合用利尿剂时)、万古霉素(偶尔且可逆)、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粘菌素、多粘菌素、强力霉素、四环素、二性霉素B、卷须霉素、光辉霉素、自力霉素、青霉胺、链霉素(约占2%)、磷和砷剂。另外,巴龙霉素、灰黄霉素(少数)、乙胺丁醇(少数)、保泰松可致肾损害。紫霉素除具肾毒性作用外还可引起氮潴留。水杨酸约使肌酐增加40%,氮压定约增加0.001毫克/毫升。巴比妥中毒可引起休克和肾衰竭。
(2)甲氧氟烷可损害肾小管功能,右旋糖酐可阻断肾小管引起肾衰竭。
(3)非那西丁可致氮质血症。大剂量应用苯唑青霉素时,可引起一时性氮质血症。
(4)服用安妥明的约15%病例可引起肌肉损害。
(5)精氨酸因加入尿素循环致血肌酐增加。
(6)甘露醇的脱水作用和利尿剂的失钠作用均可导致血肌酐的增加。
2)减少:大麻可引起血肌酐减少,但机理未明。应用抗癫痫药可使男性血肌酐减少10%。
2.化学干扰
药物的化学干扰作用导致血肌酐的增加。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和葡萄糖如同还原剂一样干扰化学试验。抗坏血酸、乙酰醋酸、丙酮干扰试验、磺嗅酞和酚磺酞在碱性条件下的颜色干扰比色读数。氨基马尿酸地试验中产生的颜色干扰化学反应而雷锁辛导致叶菲氏法的假性增加。
【病理学变化】
1.增加
见天肾小球肾炎、急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高血压、脱水、痛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白血病。
2.减少 见于肌病和截瘫。
【医学决定性水平】
1.600μmol/L 高于此值几乎毫无例外地考虑严重的肾脏疾病。
2.140μmol/L 此值高于正常成人的参考值上限,必须做更全面的肾功能检查。
3.54μmol/L 对于婴幼儿,此值已高于该年龄组的参考值上限,必须做进一步的肾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