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氯化物
【参考值】
96~108mmol/L(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增高
(1)氯化物排泄减少:见于尿路阻塞、高钠血症、高渗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少尿期、慢性肾炎。肾病时,摄入蛋白量少,而摄入食盐量多者。偶见于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和水肿患者。
(2)氯化物摄入过多:由于食盐食入过多,或大量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后,尤以肾排泄氯化物减退时,换气过度状态致碱中毒时。临床上高血氯症少见。
2.减低
严重腹泻(有时严重腹泻也可致氯化物相对增高)。
上段肠道阻塞、贫血、幽门痉挛等患者所致呕吐,丢失大量胃酸,失CI-大于失Na+,HCO-3代偿性增高,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出汗过多,而未补充食盐时;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酸过多,血浆内氯离子部分被潴留的有机酸阴离子取代,当尿排泄过多时,丢失大量阴离子。
胃尿道瘘所致胃液、胰液、胆汁的大量丢失。
肝硬化、心力衰竭患者,慢性肾炎、长期限制食盐摄入量和使用利尿剂利尿后或抽出大量腹水时,也可导致血清氯减低。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由于缺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肾小管再吸收CI-不足,使排泄氯化物量增加。
各种肾病,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因排酸不足,血浆中潴留酸和磷酸盐等阴离子,CI-相应减少。
少数肺气肿患者,因肺泡内二氧化碳张力增加,可促进大量氯离子进入红细胞。
风湿热、脑膜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等患者,偶可见发生血清氯过低现象。
【医学决定性水平】
1.90mmol/L 低于此值,应考虑到各种引起血氯过少的原因。
2.112mmol/L 高于此值,应该考虑各种引起血氯过高的原因,并且需要加做其它化验项目,如血清钠、钾、钙和红细胞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