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镁
【参考值】
0.8~1.2mmol/L(原子吸收法)
【临床意义】
1.增高 糖尿病昏迷患者血清镁增高,经治疗后迅速下降。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少尿期等,凡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者均可使血清镁滞留而增高。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粘液性水肿)、阿狄森氏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引起血清镁增高。
硫酸镁治疗时:静脉注射硫酸镁后,血清镁可上升到2~3.5mmol/L。
其它血清镁增高的疾病如:严重脱水症、多发性骨髓瘤、草酸盐中毒、肝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血清镁轻度增高、肥大性关节炎、婴儿出生时缺氧、动脉硬化、其母患毒血症并曾用镁盐治疗的新生儿。
2.降低 胃肠道丢失或长期摄入不足:长期丢失胃肠液,如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手术后的肠道或胆道瘘管长期引流胃液、严重呕吐者、严重烧伤长期静脉输液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尿路丢失:肾病时尿排出时增高,慢性肾炎多尿期或利尿后,肝硬化腹水利尿后。
治疗措施不当,未考虑补充镁时:经撒利汞或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者,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长期静脉注射不含镁的液体时,血清镁降低。
糖尿病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后,一般都有尿镁排泄增加,血清镁偏低。
某些佝偻病。
某些妊娠病
急性乙醇中毒症
急性胰腺炎由于胰腺周围有镁皂形成之故
晚期肝硬化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之故
低白蛋白血症使镁与白蛋白的结合量降低
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婴儿
其母患糖尿病的婴儿
其母缺镁的婴儿
新生儿肝炎
急性心肌梗塞
严重的癫痫症
【医学决定性水平】
1.0.6mmol/L 等于或低于此值时,常伴有衰弱、兴奋、手足搐搦和抽搐的症状。这些症状若与血清镁的减少同时存在,则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1.0mmol/L 此值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若曾考虑到低镁血症是患者临床症状的病因,如果血清镁为1.0mmol/L,则应除外低镁的因素而考虑其它原因。
3.2.5mmol/L 等于或高于此值,已超过参考值上限,必须采取治疗措施,而且很可能存在肾机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