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检验数据库
 
2-微虻鞍
1-243  β 2-微球蛋白

  【参考值】

    0.8~2.5mg/L(<3mg/L)(放射免疫法)

  【生物学变异】

  6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临床意义】

  β 2-M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特别是洒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入血循环。其分子量1,1800,半寿期107分钟,可自由通过肾小球,99.9%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体内合成过多,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破裂后释放等原因均可导致血清浓度的升高

  急、慢性肾炎和肾肿瘤及肾功衰竭均可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造成血清β 2-M增加。在排除肾外因素后,血清β 2-M升高提示肾功能减退,较肌酐的改变更为敏感。其主要临床应用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肾移植后可发生排斥反应,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升高,尿中排出量亦增加。

  炎症时β 2-M增加,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硬化就如此。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期,尤为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干燥综合征等血清β 2-M可升高。

  β 2-M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但可作为一项筛选试验和有用的辅佐手段。其在肺癌的阳性率为73.8%,较CEA为高,尤为对未分化细胞肺癌的诊断有特殊意义,其升高比临床及X线改变早1个月。在肝癌中明显升高,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如AFP,与AFP相比β 2-M对转移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在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β 2-M可明显升高,常>6mg/L,而急、慢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的β 2-M正常或稍高,故有助于这三类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在膀胱癌其阳性率从65%~87.5%。在食道癌其阳性率为60%。在食道癌其阳性率为60%。在肾透明细胞癌其阳性率达87.5%。

  β 2-M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和治疗的简单而可靠的指标,Battaille氏以6mg/L做预后分界线而Norfork则认为4mg/L.

  血清β 2-M可作为协助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疗效、缓解和复发的指标。

 

 
 
医院总机 023-68755114
  68755000
门诊挂号 023-68774636
预约挂号服务中心 023-68755744
  68755745
急救电话 023-65213757
  6875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