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 纤维连结蛋白
【参考值】
男344±72mg/L,女337±56mg/L血浆
血清为血浆的67% (免疫扩散法)
【临床意义】
Fn属于冷不溶性球蛋白,是由间叶系细胞分泌的一族高分子量糖蛋白,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细胞表面(即细胞型Fn·CFn)和血浆(即血浆型Fn·PFn)的具有细胞粘连与扩散;促进细胞与纤维、基质间的连接;促发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瘤细胞的翻转变异效应等广泛生物活性物质,与机体创伤组织愈合、组织炎症、纤维化及硬化过程等密切相关。
肝病时,PF
n的变化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急性肝炎
PFn可明显升高,预后良好,但也可降低。
慢性肝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有增高的趋势,癌肿伴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升高。国内几位学者共观察
565例各种病毒性肝炎,发现无论急肝、慢肝、慢活肝、重肝或肝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尤为重肝和肝硬化明显降低。
肝切除后
PFn减少,尤为合并肝硬化更加明显,术前PFn低者术后多有并发症,术后发生感染和败血症者PFn明显降低,故有助于术后追踪观察与预后判断。
肝纤维化进行时
Fn增高。
测定腹水中
Fn含量可用于肝硬化腹水与恶性腹水的鉴别,Fn>850mg/L者恶性腹水占93%,较之用蛋白判断腹水性质更为优越。
血清
PFn之所以比血浆低,系凝血过程中Fn与纤维蛋白结合之故。
Fn
还存在于血小板的α颗粒中,109个血小板约含2~4μg,凝血酶和胶原可致血小板释放Fn并分泌至血小板表面。在凝血的最后阶段,ⅩⅢ因子可催化Fn与纤维蛋白以共价形式牢固结合。说明Fn与出凝血、血流变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