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
【参考值】
琼脂糖电泳:γ—GTI约占总活性的一半以上,大于γ—GTⅢ,γ-GTⅡ占总活性的7%,γ-GTⅣ占总活性11.14±2.7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γ-GTI占总活性75.4±20.1%,γ-GTⅢ、γ-GTⅡ递减。
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主要以
γ-GTI和γ-
GTⅡ为主,少数人可出现γ-
GTⅨ(在加样原位)等活性弱带。γ-GTI
/γ-GTⅢ为2.21,正常时不出现γ-GTⅢ。
【临床意义】
γ-GTI与γ-GTⅡ分别与胆管上皮细胞关系密切,γ-GTⅢ可能来自胆汁。用琼脂糖电泳时,肝胆胰疾病患者,无论黄疸与否,多为γ-GTⅠ>GTⅡ,并出现γ-GTⅢ峰值。门脉性肝硬变病人血清只有两个活性峰值,无-GTⅢ。原发性肝水病人以γ-GTI和γ-GTⅡ为主;继发性肝癌的血清γ—GT总活性明显升高且伴黄疸者,可出现γ—GTⅢ。血清总活性升高的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硬变以及胰腺炎的病人,均以γ—GTI为主。黄疸病人血清γ—GTⅢ明显升高者表示预后不良。传染性肝炎患者血清γ—GTⅢ活性升高与转氨酶升高及肝坏死程度相符。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时,肝胆疾病可见各区阳性率普遍增高。同时出现γ-GTⅡ和γ-GTⅡ,仅见于原发性肝癌,在其它肿瘤或肝脏其他疾病血清中,均不含此区带,故是肝细胞癌的特异指标。
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肝实质性病变时,多数病例以γ-GTI占优势,总活性正常时γ-GTI亦可升高,肝硬变患者γ-GTⅡ明显大于γ-GTⅢ。若γ-GT总活性升高,又以γ-GTI为主且γ-GTⅢ≥γ-GTⅡ时,应考虑到肝癌的可能,γ-GTⅣ的出现和升高仅见于胆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