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 脂酶
【参考值】
比浊法:血清:
7~120U/L
法定单位:
0.12~2.00μKat/L
换算系数
0.016667
【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病人血清脂酶活性在
2~12小时内升高,约为参考值上限的2~4倍,峰值可达10倍,甚至50~60倍,至48~72小时可能恢复正常,但其持续升高的时间有时可达10~14天。其诊断价值优于血清淀粉酶。脂酶的波动与病人的临床症状相一致,腹痛再度发作时血清酯酶活性亦再度出现峰值,而血淀粉酶波动甚小。
在部分慢性胰腺炎病例,血清酯酶活性虽可升高,但在疾病晚期随着腺泡细胞的严重破坏,进入血流的酯酶含量减少,血清中酯酶活性反而下降。
胰腺癌患者血清脂酶的活性,常取决于肿瘤存在的部位。胰尾部肿瘤未压迫胰管且无黄疸的患者,血清脂酶活性多数正常;胰头部肿瘤压迫胰管或波及壶腹部者,病人血清脂酶活性一般升高;当胰腺组织被肿瘤破坏殆尽时,患者血清脂酶活性逐渐下降,临死前可无活性。
约有
30%的急性胆囊炎、总胆管结石、总胆管癌、胆管炎及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脂酶活性升高。
应用吗啡、可待因等药物后,可引起血清酯酶活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