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 苯二氮卓类
【参考值】
所有苯二氮卓类药物血清中的治疗浓度均在0.1~1500μg/L范围内,取决于具体药物。苯二氮卓与其它药物不同,它们的血浆浓度经常与临床表现不相关(见表1-29)。
表1-29 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理参数和参考值
化合物 |
半衰期(h)
|
治疗浓度(μg/L)
|
中毒浓度(mg/L)
|
烯丙安定 |
12~20 |
2~22 |
- |
利眠宁 |
6~27 |
500~1600 |
>3000 |
氯硝安定 |
18~50 |
7~30 |
>70 |
安定 |
21~37 |
30~1500 |
>3000 |
去烷氟硝安定 |
47~100 |
30~110 |
>500 |
氯羟安定 |
10~15 |
20~240 |
>300 |
去甲羟安定 |
4~11 |
100~1500 |
>500 |
三氮唑 |
2.5~5 |
0.1~8 |
- |
【临床意义】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作用突出的化合物,具有抗惊厥、松弛肌肉、安眠和抗焦虑等临床功用,且毒性较小。所有苯二氮卓类均在肝脏被降解,经去乙基、水解或其他代谢途径、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消除缓慢,具生物活性,有一定作用。某些代谢产物是由多种苯二氮卓产生的。如服用利眠宁、安定或氯硝安定后,血中产生代谢物去甲安定和去氧安定。苯二氮卓类在血清中与血清白蛋白紧密结合,在尿中主要以羟化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复合物、以及肝脏中生成的相应化合物的形式被清除。在尿中只发现少量的未变化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广泛用于临床,副作用小。由于应用广,可产生中毒或副作用。最常见的是镇静作用。单服过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很少致命,但由于其抑制代谢作用,所以同其它中枢神经抑制剂如乙醇、巴比妥同时服用时,就十分危险。患者血中苯二氮卓的浓度高于治疗浓度的2至10倍时就会产生中毒症状。长期服用苯二氮卓会引起停药综合征。突然停服苯二氮卓引起的症状类似于其它中枢神经抑制系统抑制剂停服后引起的症状。在停药期间可换用利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