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如何及时诊断并治疗白内障已成为关乎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近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诊部一楼健康教育园地,眼科周畅护士长等医护人员,通过白内障防治主题讲座、科普知识宣教、展板等形式,指导市民科学防治白内障。
一、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因晶状体混浊出现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极易致盲。如果把眼睛比喻成照相机,那么晶状体就是照相机的镜头,正常晶状体呈透明状态,当晶状体出现混浊,眼睛便患上了白内障。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营养、代谢、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眼睛的正常老化、家族遗传、高度近视、眼部疾病、辐射、外伤、激素等均有可能导致白内障。 二、白内障有哪些症状? 发生白内障后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眩光、色觉改变、单眼复视或多视等;患者会逐渐看不清东西,甚至无法辨别物品的形状颜色,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青光眼和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三、得了白内障应该怎么办? 
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是通过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或乳化吸出后再植入人工晶状体;通过人工晶状体代替眼内混浊晶状体的方式可有效恢复白内障患者的视力。 四、白内障手术后要做好6件事 1、预防感染,按时用药; 2、清淡饮食,戒除烟酒; 3、观察术眼,勿揉眼睛; 4、及时复诊,定期随访; 5、适当运动,避免外伤; 6、及时补充维生素。 五、如何预防白内障? 1、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戒除烟酒,减少烟酒中有害成分的摄入; 3、孕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规律性检查,积极预防孕妇白内障和胎儿先天性白内障; 4、积极治疗青光眼、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5、饮食上营养均衡,多食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与维生素蔬菜水果; 6、夏天在户外活动时佩戴遮阳眼睛,减少紫外线对眼部的辐射; 7、在生活与工作上注意用眼卫生,适度用眼;适当进行眼保健操,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8、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减少对眼部不良刺激。  六、白内障手术常见误区 误区一: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根治 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根治白内障,通过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网络上那些让晶状体“返老还童”的奇药不仅不能治疗白内障,反而会贻误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手术时间,甚至因为药物过敏或者其他副作用,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误区二:看不见了才能做手术 白内障手术并不是眼睛完全看不见(即白内障完全成熟)才能手术。白内障成熟过程中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并且过熟的白内障通常伴有混浊的晶体核超硬及晶体悬韧带松弛或脆弱,手术中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因此只要白内障影响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 误区三: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疾病不能做手术 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的老年人需经内科治疗将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耐受手术。 误区四: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根治 白内障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出现,并非老年独有;近年我院眼科已收治数百例因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以及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影响、职业伤害等原因造成白内障的青年患者。因此患有高度近视、糖尿病、青光眼等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白内障。 误区五: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根治 部分老年人除白内障外,可能还有黄斑变性或其它眼底疾病;对于这类患者即使单纯做了白内障手术(换了镜头),由于眼底有问题(胶片有问题),术后视力也不一定能够提高。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失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白内障患者十分重要。白内障患者与家属一定要走出误区,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白内障,让患者的眼睛恢复健康。 |